•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文旅

大院有魂 砖上生花

——探访晋派砖雕第八代传承人温建明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8-04

千手观音砖雕。温建明 摄

温建明正在雕刻门神。温婧琦 摄

走进太谷古城,鳞次栉比的古建、商铺,或质朴无华,或精雕细琢,韵味十足,晋商遗风犹存,仿若重回“中国的华尔街”。从鼓楼向东行50米,游客进出密集处,是永兴东钱庄旧址,现在是晋砖世家雕刻博物馆。

游客走到此处,总会进来兴致勃勃地参观、品评,第一展厅摆满了各种砖雕文创作品,有砖雕摆件、砖雕冰箱贴等,让人爱不释手、目不暇接,已然成为太谷古城一处网红打卡点。

博物馆的主人是晋派砖雕第八代传承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温建明,被评为晋中市劳动模范,“三晋英才”支持计划拔尖骨干人才。2024年3月,入选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100位候选人名单……一块青砖在他的手中生花,是一个手艺人的技能本领,是世代传承的非遗魅力,是砖雕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融合。

躬耕晋派砖雕

以传承为己任

晋派砖雕技艺传承千年,以“刚柔并济、质朴精致”的美学特质,成为古建筑修复与现代装饰的灵感源泉。行走在繁华街巷或寻常巷陌,总能发现雕刻的点睛之笔。

巨大恢弘的砖雕照壁,袖珍精巧的门楣花草,大到屋脊神兽,小到屋檐瓦当、窗棂上的点缀,都能看出房屋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更能展现出雕刻工匠的巧夺天工、巧思匠心。

常言道,窥一斑而知全豹,砖雕就是古建上不可小觑的一斑,兼具实用和美观。从砖雕上就可以看出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人们的生活思考和审美风格。晋派砖雕是在山西特别是晋中地区特有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下,产生、发展和传承的非遗项目。

晋砖世家雕刻博物馆有6个展厅,展厅内摆满了各色砖雕制品,人物、花卉、动漫,让人爱不释手、目不暇接。多年来,温建明推陈出新,在砖雕制品上花样翻新,颇受市场欢迎。

1956年,太谷“白燕遗址”考古中发现很多红陶块,发掘新石器时代陶窑3座,发现夏商陶器及窑址、秦汉窑址及砖瓦陶器,说明太谷烧窑历史源远流长。明清时期,晋商发源地之一的太谷,商贸发达,大院云集,工匠需求空前鼎盛,涌现出许多砖雕匠人。太谷敦坊人称“文敦坊”,因出过“探花温忠翰”等名人而得名。明清时期,此地就是远近闻名的“砖雕之乡”。乾隆年间,敦坊村温氏家族的民间艺人温士威成为晋派砖雕技艺的杰出代表,被称作“三神仙”;20世纪90年代,温建明和父亲恢复了晋砖世家砖雕作坊,成为第八代传承人。

多年来,他收集、整理、挖掘晋派砖雕历史,研究传承晋派砖雕制作技艺,2008年4月,成立晋砖世家传统文化艺术有限公司,2010年8月,成立晋派砖雕研究所,注册了“晋砖世家”和“晋派”商标。2011年,“晋派砖雕”被列入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温建明成为代表性传承人,被评为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晋砖世家”品牌被评为三晋老字号。

目前,晋砖世家成为南京大学东方建筑研究所晋派建筑装饰艺术教学科研基地,山西大学艺术学院、中北大学艺术学院科研实训基地。

秉承工匠精神

以创新求发展

“砖雕之所以能经受数百年的日晒雨淋,是因为要经历复杂的工艺流程,从选土制坯,到安装拼排,需要60多道工序……”讲起深爱的砖雕技艺,温建明眼中泛着光,滔滔不绝。

晋派砖雕分2个工艺,一是窑前雕,一是窑后雕。

窑前雕是在泥坯上雕刻,工序复杂且讲究时序,赋予了泥土艺术生命。主要有选土制坯:取地下1米黏而不散的生土并冻土1年,然后筛土、过滤、练泥(“千斤泥”)、醒泥、制坯;画稿、落稿;雕刻:粗雕(打坯)、精雕(出细);烧窑:阴干后装窑,经小火“热窑”、中火焙烧,通过“观火色、闻烟味”把控火候,窨水3天冷却,出窑后打磨。

窑后雕是在青砖上,刀工细琢,流程为:选砖(水磨修砖);画稿、落稿;粗雕(打坯)、精雕(出细)。从泥土到青砖,从刀工到火炼,晋派砖雕的每一道工序,都是人与自然、技艺与时间的对话,承载着中国人对生活的诗意想象与永恒追求。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每个敬业的工匠身上,都印刻着专注和热爱的基因,才能用双手创造精美的作品,才能让不起眼的木头、石头、砖头开出花。

2023年10月,温建明创作完成了156米的《万里茶道》砖雕长卷,并成功申请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万里茶道》砖雕长卷内容涵盖茶路起点福建下梅村到终点俄罗斯圣彼德堡,展现了晋商种茶、制茶、贩茶的过程,沿途体现重要建筑、山川、河流、草原、沙漠等。温建明沿着万里茶路,一路实地考察,花了1年时间,才定下画稿。其长度、面积都是一次挑战,技术难度和工程量前所未有。几千块青砖,采用阴线刻、浅浮雕、高浮雕、圆雕等多种技法,全部雕刻完后,再把一块块砖雕按图案拼接起来,历经2年多,才将《万里茶道》完美呈现。

另一幅代表作《千手千眼观音》,以敦煌元代壁画为蓝本,整幅图约5平方米,温建明与团队的8位雕刻师,历时半年,采用深浮雕结合的圆雕技法,作品精巧细致,庄严灵动,栩栩如生,曾获2019年第四届山西省文博会金奖。

砖雕无言,却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晋派砖雕实用功能与艺术价值融为一体,既是晋商文化的物质载体,更是中国传统匠艺、匠心的生动写照,至今在建筑、文创等领域持续绽放生命力。多年来,温建明和徒弟们先后参与了大同古城、北京小汤山中国大院、明太原城、晋祠、长沙铜官窑、深圳东山寺、庐山东林寺、太原钟楼街等古建项目,深受多方好评。他多次带着当代砖雕精品参加深圳文博会、北京文博会、中国旅博会、匈牙利国际手工艺术节等,开创了砖雕发展新路径。

非遗要传承,不能因循守旧,不能只继承,而应有所创新。温建明在技艺上和应用场景上大胆尝试。作为传承人,他带领徒弟们不断创新发展,让传统砖雕融入现代元素、与不同材质跨界融合、与科技对话等,以新的形式融入生活。

2022年,他们完成了砖雕史上第一尊大型圆雕佛像,开创了大型圆雕砖雕佛像先河;2024年6月,他们为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山西赛区创作的冠军奖杯,是传统与时尚的一次碰撞;2025年6月,在山东曲阜举办的第二十届曲阜鲁班文化节暨鲁班诞辰2532周年祭奠活动,晋砖世家作为发起单位之一,温建明受邀参加,参与成立了“古建行业高质量发展共同体”。

温建明积极参与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让城市更美好、乡村更宜居,让更多人看到了砖雕之美。“希望晋派砖雕能与现代艺术结合、与设计师共创,用全球化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成为全球年轻人喜爱的文化符号。”

记者 周俊芳